据记载,京都的高濑川是由角苍了以修造的,五条以南修于天正十五年,二条到五条段修于庆长十七年(*1)。航行在高濑川的船叫做曳舟(*2)。本来,“高濑”是船的名字,叫做“高濑”的船航行的河就成了高濑川。因此各地都有叫做“高濑川”的河。然而说“船”并不一定就是“曳舟”,因此《和名钞》中将释意为“艇小而深者曰舼”的“舼”字音标为たかせ(“高濑”的读音)(*3)。从竹柏园文库借来《和汉船用集》,里面记载着“面高侧共且低平着也”。附图中画着一只用篙前行的船(*4)。
据载,德传时代,罪人被判处远岛之刑后,会通过高濑舟押解到大阪。负责押解的衙役每次都听到犯人悲惨的身世。但是有一次,一个犯下杀害兄弟的男人登上了高濑舟,却丝毫不见悲伤之色。衙役细问才知道,先前他连饭都吃不饱,判决下达的时候却得了两百文钱,这是他第一次有积蓄。衙役又问了他为何犯下杀人罪,才得知原来他弟弟在西阵的纺织厂干活,但工钱太少难以维系。弟弟想要自杀,身负重伤却没有死成。这时弟弟求哥哥说反正自己没救了,不如早点给我解脱吧。哥哥这才杀了弟弟。
这个故事来自《翁草》。在池边义象(*5)先生校订的活字本中有一页多的篇幅。我读过之后,发现其中揭示了两个深刻的问题。其一是财产观念。身无分文的人获得钱财后的喜悦与所获钱财的多少无关。人本欲壑难填,因此对于钱这种东西,自然是要多少都不嫌多的。为区区二百文的财产而高兴实在是件稀奇事。其二,是让濒临死亡却又痛苦不堪求死不得的人得以解脱。让人死亡既是杀人。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杀人。因为没有教化,草民成了没有恶意的杀人犯。我记得在《翁草》中也有这类评论。但这决不是单靠法律教条就能够说清的事情。比如你眼前就有一个病人正在死亡边缘痛苦地挣扎,而你却束手无策。在一边眼睁睁地看着如此人间惨剧的人会作何感想呢。反正躲不过一死,与其让他痛苦下去,不如早点给他解脱吧。哪怕是个受过教育的人,此时也一定会生出这种感情。于是这时问题就出现了。该不该给他用麻醉药呢。就算药量不会至死,也会有人质疑这会不会加速病人的死亡。因此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病人不断承受痛苦。传统的道德观正命令我们如此行事。然而在医学界,却有人对此提出异议。如果人在死前忍受痛苦,就该让他没有痛苦地死亡,从痛苦中给他解脱。这就是Euthanasia(法语),是让人没有痛苦地死亡,安乐死的意思。高濑舟上的罪人正好也面对过这个抉择。我对此很感兴趣。
因此我写出了《高濑舟》这个故事,并发表在《中央公论》上。
1)角倉了以(すみのくらりょうい)。天正15年即1587年,後陽成天皇在位,将军足利義昭。庆长17年既1612年,後水尾天皇在位,将军为徳川秀忠。
2)浮在水中、由人在河边牵引的船。
3)『和名鈔(わみょうしょう)』。「艇小而深者曰舼(ていしょうにしてふかきものをきょうという)」。舼(qióng),意为小船。《康熙字典》里有记载。
4)竹柏園文庫(ちくはくえんぶんこ)。『和漢船用集』。「おもて高く、とも、よこともにて、低く平らなるものなり」。篙(gāo),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:竹篙。
5)池辺義象、いけべよしかた。1861 年11月5日~1923 年3月6日,日本文学家、歌人。与萩野由之共编『日本文学全書』。